眾所周知本澳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產業適度多元”。而這種“產業適度多元”的本質,是要在本澳發展出一些能夠增加民眾和政府收入、吸納本澳居民就業的非博彩產業,改變本澳經濟的博彩業“一業獨大”的現狀。對於本澳推進“產業適度多元”的必要性,坊間似乎分歧不大,本澳社會各界也基本都認同現在的澳門確實需要推進“產業適度多元”。但對於如何推進本澳的“產業適度多元”,澳門社會似乎就是一種“眾說紛紜”的局面了。其中一種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就是認為本澳應該圍繞著博彩業來推進“產業適度多元”。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曾提出本澳應該發展“博彩業的垂直多元化”,就是通過主要發展交通、餐飲、住宿、零售等博彩業的上下游及關聯產業來推進本澳的“產業適度多元”。上月二十日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六周年招待酒會上的致詞中表示:“政府要大力推動博彩與非博彩元素的聯動,希望澳門產業結構走出單一,有力支撐多元產業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並配合區域經濟發展”,崔世安這裡所說的“博彩與非博彩元素的聯動”,應該也是要圍繞著博彩業來推動本澳的“產業適度多元”。
以澳門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除了博彩業具有較大的規模,其他產業都規模很小從而很難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且除了六家博企之外,澳門企業基本都是小微企業,要想以這些小微企業來支撐起有一定競爭力的非博彩產業,確實難度很大。因此從實際可行性來看,圍繞著博彩業來推進澳門的“產業適度多元”具有更大的合理性,這可能也是這種觀點影響力強以致日前崔世安也表示“要大力推動博彩與非博彩元素的聯動”的主要原因。
但是也要看到,這種“產業適度多元”可能不是中央政府所要求澳門要實現的“產業適度多元”。現在中央政府所要求澳門要實現的“產業適度多元”,一是要求澳門的非博彩產業所創收入的絕對數值要較高,二是要求澳門的非博彩產業所創收入在澳門GDP中所占的比例即澳門的非博彩產業所創收入的相對數值也要較高。如果澳門以“大力推動博彩與非博彩元素的聯動”來推進澳門的“產業適度多元”,雖然可能會提升澳門的非博彩產業所創收入的絕對數值,但也可能會使博彩業所創收入與非博彩產業所創收入“水漲船高”,從而未必能提升澳門的非博彩產業所創收入在澳門GDP中所占的比例即澳門的非博彩產業所創收入的相對數值。所以這種“產業適度多元”未必符合中央政府的要求。
當然,根據《澳門基本法》第十六條“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自行處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事務”,因此採取何種方式來推進“產業適度多元”,應該是澳門方面“自行處理”的事務,中央政府似乎也不應干涉澳門的圍繞著博彩業來推進“產業適度多元”。但問題是目前澳門博彩業還主要依仗內地顧客的幫襯,中央政府雖然不應干涉澳門的圍繞著博彩業來推進“產業適度多元”,但中央政府可以在內地實行一些對澳門博彩業的反制措施。例如此前曾經實行或現在仍在實行的“收緊內地居民澳門簽證”、“要求澳門方面撤掉賭場內的珠寶店和典當行裡的銀聯卡終端機”、“要求澳門方面收緊持中國護照過境澳門的規管措施”、“對澳門申請建造‘粵澳新通道’久拖不批”、“打擊地下錢莊”、“限制銀聯卡境外提款:從二零一六年一月一日起,每卡每年境外提款累計不得超過等值十萬元人民幣”等措施,基本都是中央政府對澳門博彩業所推出的反制措施。所以如果澳門想要通過博彩業與非博彩業的“產業聯動”來推進“產業適度發展”,一旦中央政府對澳門博彩業推出更多、更嚴厲的反制措施,那樣就會使澳門的博彩業和非博彩業都得不到發展,也就更談不上澳門的“產業適度多元”了。
所以如果不能很快改變澳門博彩業主要依仗內地顧客的現狀,那樣本澳各界現在還是應該慎談博彩業與非博彩業的“聯動發展”。雖然離開了博彩業的“產業適度多元”困難重重,但那可能也是澳門無法回避的選擇。
‧秋思‧
|